陶渊明墓在九江县马回岭,距原陶渊明祠址仅百余米。
从祠至墓地的砖阶沿山坡盘旋而上。
墓坐北朝地,长9米,宽1米,高62米,外壳为长形拱顶砖石结构。
墓碑首横刻清风高节,中间直刻晋徵士陶公靖节先生之墓,左有《五柳先生传》、《墓志》二碑,右有《归去来辞》及勒碑人姓氏、年月。
该墓系清乾隆元年(1736年)仲秋重建。
陶墓所以选址在这里,是根据他的遗愿选定的。
他在临终之年的《挽歌》中说:严霜九月中,送我出远郊。
面阳山正符合远离城郊,荒无人烟的境况,葬于中野足以安魂。
靖节墓,坐北朝南,长55米、宽1米、高62米,外壳为椭圆拱顶,砖石结构。
墓碑为三块碑石组成,并配以石柱,形如山碑头。
9米,碑上额镌清风高节四字,额下刻晋徵士陶公靖节先生之墓字样。
石刻《归去来兮辞》,左刻墓志:我祖生居东晋,讳潜乃字渊明。
谥为靖节徵士,五柳先生贤声。
五子俱皆贤士,支分派别演庆。
惟佟世居星渚,子孙衣冠鼎盛。
公自彭泽解组,富贵视若浮云。
安居柴桑栗,松菊琴书寓情。
睹其清风高节,卓然超俗离群。
此处大节无亏,直居细引亦谨。
宅下五柳虽旧,篱边三径犹新。
于今芳型未艾,历代祀典崇钦。
佳城卜葬面阳,千载犹沐褒赠。
原置薄产供祭,不期元末兵争,祭田被军混占,坟茔亦隐其形,幸我嫡姐琼享,极力匍奏帝庭,正德八年断复,田地山场始定,叨蒙恩救承祀,每岁春秋荐馨,迄今四十七代,碑铭将朽欲更,通族散处异地,将近族经鸣,聊捐些微之费,勒石建碑重兴。
愿我子孙世守,万代福禄遐龄。
左碑刻,《五柳先生传》及诗赞;右碑刻有陶氏后裔居住地及立碑者。
清乾隆元年(公元1736年)、民国十年(公元1921年)及1962年,均进行过较大的维修,现保存沿好,已列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墓前有护栏围合,墓周苍松环绕。
墓下新建有四柱三门石碑坊,中间门楣上镌着清风高节四字。
沿中门数十级台阶可登墓区。
整个墓体,坡度缓和,四面斜收,显得稳重而壮观,隐隐透露着诗人的高风亮节,大济苍生的气息。
明朝状元罗洪先,一生清廉正直,因上书触怒皇上被削职,罢官后来庐山,谒陶渊明墓,吟《拜靖节墓》诗:久憎折腰事,再拜向高坟。
青山碧水沐陶魂,为仰慕这位靖节微士,人们在他的墓葬地左前方的山麓间,修建了陶靖节祠,祭奉前贤。
陶靖节祠,元未遭兵难,前貌无考。
明嘉靖十二年(公元1533年),巡按御史季循义檄九江知府马纪合出官银,命同知黄敏才督建,嘉靖十七年竣工,后进行过几次大的修缮。
祠为砖木结构,古书院建筑风格。
分正堂和前室两殿,中有天井,侧配厢房。
6米,面积为250余平方米。
大门首有明嘉靖进士、浙江提学副使薛应祺题书浮雕的陶靖节祠石匾,左右耳房门首各书菊圃、柳巷。
祠内有陶渊明神龛、塑像,正、前殿檐首分别挂有两幅九江清代翰林刘迁琛所题书的匾额;羲皇上人、望古遥集。
堂内还置有陶渊明四十一代孙明邑庠生陶享《陶靖节祠祝文》碑、刘迁琛所撰《陶靖节先生祠堂记》和李锦焕题写的长联。
据史料记载,靖节祠原有6处,分别建在柴桑面阳山九江都督府巷内、南康府府学东南、彭泽城区东面、瑞州府城南、都昌县南山。
除面阳山靖节祠保存较好外,大多都在战乱中破坏。
1984年,九江县在县城沙河东郊蔡家洼辟建陶渊明纪念馆,并将面阳山陶靖节祠拆迁,按原样复建于纪念馆旁。
新祠正堂中塑立着一尊3米高古铜色陶公全身像,诗人头扎漉洒巾,面目庄重深沉,手握一卷《山海经》。
祠中朱柱横梁上,悬挂着许多当今书法名家题书的楹联匾额。
祠外山边溪畔筑有园林小景菊圃和柳巷,使人缅怀陶公的高风亮节。
双流县办理小学入学需要哪些证件?
小学入学都需要这些证件:户口本,需要户口本来证明身份信息,由于孩子的年龄还比较小,没有身份证,所以只能够使用户口本来证明。
暂住证(主要针对外来务工人员)。
办理暂住证需要提交身份证、房屋租赁合同、劳动合同,加急暂住证材料齐全2个工作日可办理,一般的需要一个月,每个地区有所不同,所以家长们要提前选择办理,以免耽误孩子以后的上学问题。
用人单位劳工合同(在外工作)。
出生医学证明(出生证)。